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主办单位: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刊期:月刊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6714

国内统一刊号:CN23-1091/S

发行范围:公开发行

邮发代号:14-302

定价:12.00元

地址: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学院路77号 

邮编:150025
编辑部电话:0451-82470113/82470114

传真:0451-82470113
E-mail:
lqjx666@163.com

 
访问量:122333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高校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研究

    尹剑;

    时代新人的核心内涵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其兼具时代性与传承性,体现了表里如一、知行一致的本质特征。高校应在“三全育人”总体思路的指导下,构建“课程思政”大格局、培育“一体思政”大情怀、搭设“大思政课”大平台,实现“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目标。其中,“课程思政”丰富育人的主体,“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贯通育人的场域,“大思政课”拓展育人的广度。“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必然是“三全育人”顶层设计之下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

    2025年09期 No.34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共同富裕先进事迹融入高校思政课探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例

    杨羚;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守正创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在扎实推进构建“大思政课”全面育人新格局的背景下,一批批具有培根铸魂赋性的共同富裕先进事迹涌现出来。共同富裕先进事迹既是饱含中国精神的育人诗话,也是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因而,将新时代共同富裕先进事迹有效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能够切实地紧扣新时代新征程的教育使命,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稳步落实。因此,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共同富裕先进事迹融入课程的致思理路和价值旨趣,从而推动以教育强国建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行稳致远。

    2025年09期 No.342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类ChatGPT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创新路径研究

    韩奕;

    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类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表现出数字变革的开放性、思想引导的交互性、超强算法的精准性以及类人性等优势。针对当前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在思政内容、思政队伍、平台建设、信息载体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类ChatGPT应用于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在构建数字化精准教学平台、精准分发数字化思政教育资源、拓展数字化思政教育空间维度等潜在价值,同时对类ChatGPT赋能网络思政工作带来的可能问题进行审视,避免人工智能的技术依赖、加强技术监管以此赋能网络思政工作诸要素发展,创新工作方法、转换工作场域以及催生工作新形态。

    2025年09期 No.342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探究

    王军;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意蕴和鲜明的时代特质,蕴含着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坚定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力举措。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要立足课程、构建“大思政课”育人平台、拓展思政课教学数字化新场域,切实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作用。

    2025年09期 No.342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程思政

  • 数字化赋能经管类专业课程精准思政实施路径研究

    赵雪虹;王伟;刘悦男;

    数字化赋能为经管类专业课程精准思政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从精准识别教学对象、精准供给教学资源、精准施策教学过程、精准评估教学效果四个方面探讨数字化时代下的精准思政实施路径。通过构建多维度数据采集体系、优化分析模型、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开发多元化资源、设计差异化教学方案等措施,推动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发展,提升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2025年09期 No.342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数智时代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研究

    何九军;张丹丹;陈耀年;

    分析数智时代在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对人才培养的核心意义,剖析自然科学基础教学现状及现存问题与挑战,借助数智技术,从思政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重构、多元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跨学科教师协同育人团队的建设以及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的完善等方面,系统地对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优化与革新。对数智时代经典案例进行教学设计,展示具体实践策略,旨在为数智时代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为培育兼具扎实专业知识与良好思政素养的“四有”小学教师筑牢根基。

    2025年09期 No.342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绿色低碳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梗阻与进路

    徐晓璐;潘宁;

    绿色低碳技术专业是“双碳”战略背景下产生的新兴专业,课程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实现人才培养和国家战略紧密对接、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深度融合、能力发展和素养提升耦合共进是绿色低碳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目标。部分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存在偏差、思政元素挖掘不够准确深入、教学模式的创生性不足及评价的系统性有待提升是制约绿色低碳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现实梗阻。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培养专业教师批判性思维、深入挖掘绿色低碳思政元素、采用融入式教学模式、构建复合型评价体系等举措,推动绿色低碳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2025年09期 No.342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三全育人”视域下医卫类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路径研究

    于成瑶;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医卫类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阐述“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的核心理念,分析医卫类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针对当前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提出优化教学路径的具体策略,包括强化教师思政育人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与内容、拓展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以及完善评价体系等。旨在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政教育,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仁爱精神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5年09期 No.342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高教研究

  •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五位一体”学校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孟宪乐;李可会;

    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高等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中扮演重要角色。青年教师作为民办高校的骨干力量,是推动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学校作为教师发展的主阵地,需构建系统且有效的支持体系。在学校支持体系基本内涵及其重要性分析的基础上,从制度、组织、管理、资源、文化五个关键维度入手,尝试构建涵盖优化教师发展制度、营造和谐组织环境、强化专业管理指导、丰富教育资源配置、培育积极校园文化等“五位一体”的支持体系,以实现对青年教师全面、全员、全过程支持,促进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期 No.342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突破与创新

    孙蕾;

    计算机专业作为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学科,其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需求。针对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分析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提出突破与创新路径。其中,挑战主要体现在技术迭代与教育周期的矛盾、课程体系重构的滞后效应、教学模式与技术发展的脱节、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的缺失等方面。而突破与创新路径包括:课程体系重构,构建“三层金字塔”结构;教学模式革新,打造“双循环”培养体系;基础设施跃进,打造“智慧教学”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升级,建立“四维能力雷达”模式;持续改进创新,构建“PDCA+AI”质量闭环。

    2025年09期 No.342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研能力培养视角下硕士研究生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实践策略探析——以教育类硕士生新生研讨课为例

    徐莹英;黄元国;

    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要素,对推动科技进步和民族复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培养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新生研讨课凭借其显著的衔接性与学术研讨性,在助力本科与硕士阶段的平稳过渡、开阔学生学术视野以及促进学生科研成长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以教育类硕士研究生新生研讨课为例,深入探讨其教学实践策略。探究确立以科研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模块化课程内容、实施实践取向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及构建多样化教学队伍等策略,旨在更好地平衡课程的衔接性与前沿性。这既有助于硕士研究生快速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术研究生活,为其后续科研活动奠定坚实基础,也能为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No.342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文科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究

    于海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土地资源管理领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和变革,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在新文科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为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探究新文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分析专业教育现存问题,并从师资激励、产教融合、优化课程体系、注重跨学科培养、提升实践能力、融入多元培养方式及整合创新资源等方面阐述改革举措,旨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推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2025年09期 No.342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成渝双城经济圈下高校毕业生劳动文化涵养对区域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

    张艳;

    成渝双城经济圈地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人才是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探讨高校青年劳动文化的涵养对其在成渝区域就业决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成渝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数据分析显示:高学历毕业生就业流动性更强,倾向于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而本地生源的本科及以下毕业生,相对更偏好留驻成渝地区就业;社会资本对毕业生本地就业选择的影响显著,社会资本雄厚的毕业生,更易凭借资源获取本地优质就业机会,同时个人能力、专业背景、市场需求等因素,在就业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认同感和专业匹配度等劳动文化涵养较高的毕业生整体就业质量也更高,且在医疗、信息与通信技术等技术密集型行业,优势表现尤为突出。

    2025年09期 No.342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职业教育研究

  • 新时代高职院校护理技能大赛的实践路径

    徐涛;汤杜娟;李熹雯;

    护理技能大赛是新时代护理教育改革风向标,可引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发展。通过大赛,将标准化病人引入高职护理教学,提升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拓展护理知识与技能广度及深度。明晰大赛关键环节及重点,为高职护理教育改革提供参考。赛前培训着力提升选手临床思维能力,参赛阶段考验选手应变能力,赛后总结反思、提出改进。在此基础上,探索实践路径:以赛促教,提升教师综合能力;以赛促改,按综合要求进行教学改革;以赛促学,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以赛促建,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以赛促服,助力课程思政精准落实。

    2025年09期 No.342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析

    付雨萌;

    高水平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建设高层次、高技能师资队伍需理论与实践支撑。统计描述我国高职院校及部分高水平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解决对策,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系统工程建设提供思路。

    2025年09期 No.342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职学校旅游类专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研究

    杨丹;

    中职学校旅游类专业(含旅游服务与管理、酒店管理等),可培育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但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人才培养有效性不足等问题。通过分析相关策略,提出优化课程体系、发挥技术作用、强化教师队伍、完善校企实训基地、加强乡村就业支持等方案,为乡村输送高质量新型旅游人才。

    2025年09期 No.342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程·教法

  • 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五育并举的探索与实践

    陈亚恒;刘会玲;闫丰;

    针对地质学教学中的五育现状与问题,探索五育方法。根据地质学课程特点,在教学中兼顾五育,德育培养学生职业操守与科学精神,智育通过优化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和方法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与创新思维,体育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美育借助地质景观赏析等进行审美教育、提升人文素养,劳动教育结合野外实践与实验操作增强学生劳动技能与观念,旨在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5年09期 No.342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延边大学为例

    金广辉;赵娱;郑雪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旨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重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然而,传统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往往侧重应试,忽视应用性,因此对其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常微分方程课程的教学现状,调查显示目前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存在创新性不足、课堂时间偏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提出翻转课堂模式、双语教学、作业分层等教学策略,并结合其优缺点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成绩的独立性t检验分析,验证所提出的教学策略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显著效果。

    2025年09期 No.342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外语教学研究

  • 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刘国生;

    对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调查分析后,发现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内容失衡、教学大纲缺失、考核评价不完善,以及学生中国文化认知有限、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弱、中国文化认同感不强,还有教师文化育人教学理念落后、中国文化素养欠缺、中国文化融入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针对此现状,提出中国文化融入课程策略、教学全过程策略以及教师中国文化素养提升策略。中国文化融入将助力培养人才、提升文化软实力及促进全球文化交流。

    2025年09期 No.342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诗词融入高职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王静雨;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强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要求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中国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着中华文化深刻内涵,蕴含深厚民族信念与文化底蕴。将其融入高职英语教学,发挥思政育人功能,可让学生在提升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体悟中国诗词音韵意境之美,提升文化自信,在跨文化交流中实现文化对等交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025年09期 No.342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ACTIVE阅读教学策略的二语学习者阅读素养培育探究——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

    王晓红;

    阅读在语言学习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提升学生阅读水平意义重大。运用文献法并结合教学案例,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探讨ACTIVE阅读教学策略(即激活背景知识、培养词汇能力、传授阅读技巧、提升阅读速度、验证阅读策略、评估学习效果)在二语学习者阅读素养培育中的应用,探究其如何促进二语学习者在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及阅读动机等维度实现提升。

    2025年09期 No.342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体美劳教育

  • 数字资源赋能中学体育教学的应用现状与策略

    唐盛晖;黄旭;

    数字资源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目前其在应用中存在应用能力薄弱、应用频率不高、缺乏时代意识、学习培训不足和反馈机制缺失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与学生发展。对此,可通过提升教学专业化、发挥“三通两平台”作用、创新教学提高参与度、强化教师信息素养与建立数字技术的反馈机制等策略加以改善。今后,体育教学将朝着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各方应共同努力,推动数字资源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助力培养新时代人才。

    2025年09期 No.342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主题竞赛导向的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探索

    唐广训;乔毅;

    当前部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呈现简单重复、碎片化现象,学生无法掌握完整技术,不能形成运动专长。主题竞赛模式通过创设比赛情境的活动主题,将运动比赛贯穿教学、练习之中,以季前赛、正式比赛和终极比赛日为基本架构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实施主题竞赛模式有助于结构化运动技能生成、满足学生差异性需求、突破行政班限制、激发学生主体地位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等。主题竞赛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实战运用能力,满足学生多样性需求,体验参与运动的快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025年09期 No.342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教育研究

  •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

    牛元帅;马澜;

    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它驱动着新时代教育的变革,同时为乡村教育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支撑。乡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但当前乡村面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提升困难等现实挑战。在此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以其创新驱动的特性,为乡村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动能与方向。基于对新质生产力和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契合性分析,在具体路径探索中,从政策引领、内容创新、技术优势、教师培养四个方面,阐述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度策略。

    2025年09期 No.342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学科学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研究

    梁朋;王娜;江白加措;

    探究小学科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研究基于系统论、科学素养理论及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揭示二者在育人目标和教育价值上的契合性,构建了以价值共识、资源整合、课程立体化与功能协同为核心的融合框架,从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模式革新、教师专业提升、社会资源联动及评价体系重构五个维度提出实践策略。教学实践中针对师资能力、课程资源、教学操作、评价方式及社会支持等现实挑战,提出相应对策。

    2025年09期 No.342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